综合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综合信息
【高端媒体看廊坊】安徽省广德市: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人民满意街区
2023-04-10
883

安徽省广德市: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人民满意街区

2023-4-6

机制推动,管理高位高效。一是建立路段长制。2018年10月城区启动由市领导任路段长创建制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桐汭西路路长,牵头负责桐汭西路整体文明创建工作;将桐汭西路分为3段,明确市公安局等3个市直单位为段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段长,具体承担本段城市管理相关工作。二是建立日巡机制。实施每日巡查制度,将“门前三包”、市政设施、交通秩序、文明行为等纳入巡查范围,日常巡查时段为上午、下午各1个小时。段长单位每天安排至少2名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环境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协调解决路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将路段管理工作纳入市直单位年终目标任务考评,分值占比5%。坚持月通报和季度考核制度,由市纪委监委、文明办、城管局等部门进行专项常态考核,对人员不在岗、不认真履职的市直单位严肃问责。桐汭西路是横贯安徽省广德市城区东西走向的一条主要道路。近年来,广德市以建设人民满意道路为目标,探索了城市街道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把桐汭西路等路段打造得整洁优美、秩序井然、交通顺畅,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

部门联动,创建聚心聚力。一是推动“门前三包”。城管部门加强沿街商户环境卫生、经营停车秩序管理,与沿街245家商户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并在商铺门前显著位置悬挂。每年开展文明商户评比和文明示范街区评创,2019年评选文明商户3家。二是规范餐饮企业。市监部门加强沿街42家小餐饮管理,设置油烟污染举报电话,及时处置市民投诉的小餐饮污染问题。组织开展“拒绝野味,文明餐桌”活动,发放倡议书800余份;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倡导餐饮行业使用公勺公筷;倡导诚信经营,2019年评选诚信经营示范户10户。三是强化市政管理。住建部门成立市政维修管养应急小分队,定期组织排查,针对微信群、广德论坛群众来电反映的地砖松动破损、护栏损坏、路灯不亮、绿化养护不及时等问题,及时整改并回复。四是开展联合执法。公安交管部门常态开展非机动车逆行、行人闯红灯、乱扔乱丢、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整治工作,利用电视媒体、电子显示屏、街头照片墙等形式常态曝光不文明行为。

社会互动,增强自治自觉。一是压实社区责任。充分发挥社区的属地责任,将主街道环境卫生秩序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分别计入沿线5个社区和17个网格联点共建单位双月考评成绩。二是倡导商户自治。建立桐汭西路“一街两委”管理机制。由城管局、市监局等部门组成自治监管委员会,沿街商户大会选举产生自治委员会,监管委员会给予自治委员会监督指导。制定文明街区自治细则,每月对商户进行考核,制作“文明诚信评分码”并上墙公示,在月评基础上开展年度评先评优,年度优秀商户在全市创建大会上进行表彰。三是发动群众监督。组织招募文明观察团120人,文明纠察团128人,长期开展桐汭西路街区“找茬”活动。四是引导文明行为。合适路段放置烟蒂收集器,引导市民自觉定点投掷烟蒂,乱扔烟头行为明显减少;设置沿街公园绿化带内宠物便便箱,提供拾便工具,设置温馨提示牌,提醒居民及时清理宠物粪便;设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4处大型景观小品,16处创建工作和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事迹宣传栏,广泛刊播公益广告,引领文明风尚。

夯基行动,实现提档提升。一是完善交通设施。实施4个交通路口渠化改造,完善红绿灯、人行道和非机动车等交通标识标线,常态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工作,交警与志愿者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交通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二是扩大停车容量。坚持应划尽划原则,在人行道等合适位置施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新增停车泊位348个;实施中鼎小区北侧、茗桂花园小区南侧人行道“砖改黑”工程,提升了停车位品质;倡导临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有效缓解了街道两侧停车压力。三是

4月6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王祥喜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调研,看望安科院全体干部职工,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科技创新等重要论述,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突出以用为本和问题导向,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保障。

王祥喜来到安科院边坡雷达创新团队展示平台和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中心,与大家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边坡雷达技术研发、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运行等情况。他对安科院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安科院坚决贯彻落实部党委决策部署,聚焦应急管理实战需求,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工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王祥喜与安科院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科技工作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急管理科技工作也大有可为。当前,首要任务是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踏上新征程、创造新业绩。要勇担时代重任。走好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之路,离不开高水平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安科院要传承好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作为。要聚力科技攻关。聚焦自身优势,善于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领先标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力争形成一批先进实用的应急科技装备成果。要强化智力支撑。积极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在事前防范、科学救援以及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应急管理战略策略研究、政策制度研究等提供支撑。要打造领军人才。坚持培养和引进“双管齐下”,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和政策,准确反映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形成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对科学的追求融入新时代伟大事业,院党委要对科技工作者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同时,要守好诚信和廉政底线,维护良好形象,在科学研究和市场服务中体现应急管理领域科研国家队水平。

座谈会后,王祥喜走访了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档案馆等单位。

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广宇,部机关相关司局负责人等参加调研。

增设充电设备。积极引入第三方投入,在商业集中区、沿街商住楼、巷弄口合适位置统一安装集中充电桩16处,满足临街商户和路过电瓶车充电需求,解决电瓶车飞线充电问题。

(本报记者 王满凤 整理)